7月7日至13日,依托南宁学院-东盟高校“有邻”联盟平台,南宁学院26名学生在东盟学院全淇言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联盟成员高校——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成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留学英语跨文化体验研学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语言实践与文化深度交流,切实提升南院学子的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理解力与国际胜任力,是学校依托联盟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探索。
研学营首日,双方领导及研学团学生在拉曼理工大学举行开营仪式。仪式上,拉曼理工大学延续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心主任李金财与我校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东盟学院副院长(兼)李隽宜互换象征两校友谊的礼物,共同表达了在“有邻”联盟框架下持续深化师生交流与项目合作的愿景。之后,李金财主任致辞,对南宁学院研学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称赞这是联盟高校间互学互鉴的生动实践,希望学生们在一周的时间里深度体验马来西亚的民俗文化;南宁学院东盟学院全淇言老师致辞,对拉曼理工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强调此次活动是学校依托“有邻”联盟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并勉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东盟学院全淇言老师致辞
在开营仪式结束后的几天学习中,同学们依次参与了形式多样的马来西亚传统民俗体验课程。在马来西亚文化介绍课上,同学们了解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族群文化;在基础马来语课程中,学习 “Terima kasih(谢谢)”“Selamat pagi(早上好)” 等实用表达;在蜡染工坊,大家在匠人的指导下,手持染料进行蜡染创作,亲身体验蜡染工艺;同学们还体验了印度米绘和手绘课程,在独自创作中感受印度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研学团学子穿着当地传统服饰

研学团学子展示自己的蜡染作品

印度米绘和手绘课堂合影
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同学们跟随拉曼理工的教师团队进行了吉隆坡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探索,观看了当地传统舞蹈表演,前往双峰塔天空桥进行人文参访,感受这座融合现代建筑美学与东南亚风情地标的独特魅力。

吉隆坡城市探索
研学过程中,同学还参与了拉曼理工大学特色趣味英语课程,授课老师融合音乐、故事与表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出“玩中学、学中玩” 的轻松氛围。在研学营公共演讲活动中,同学们用英文表达了在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提升了其跨文化情境下的自信与思辨能力,正是学校在“有邻”联盟人才培养合作中的积极探索,致力于培养学生全球沟通能力的有效尝试。

趣味英语课堂

公共演讲课课堂合影
研学最后一天,全体研学团师生前往马六甲进行文化考察。在宝山亭,同学们了解到这座由郑和下西洋时随行人员为供奉妈祖所建建筑的历史由来及其对马六甲文化的影响,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行走的课堂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有邻”联盟倡导的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精神的生动体验。

研学团在马六甲进行文化考察
在结营仪式上,拉曼理工大学领导为圆满完成研学任务的26名南院学子颁发结业证书。此次研学活动是南宁学院-东盟高校“有邻”联盟框架下师生交流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南宁学子提供了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与深度的文化体验,更进一步夯实了南宁学院与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的伙伴关系。未来,南宁学院将继续依托“有邻”联盟平台,积极拓展与包括拉曼理工大学在内的东盟成员高校的多元化、深层次合作,持续构建常态化师生交流互访机制,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文化交流平台,为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入强劲动力,让青年学子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
(东盟学院供稿 文/图 全淇言 一审一校:赵春燕 二审二校:李隽宜 三审三校:吴洁)

颁发研学团结业证书

研学团结营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