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17日,由中共南宁市委教育工委、南宁市教育局、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市少工委、南宁学院共同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2025年南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中展示活动在南宁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通过成果展览、课堂展示、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探索构建“小学—中学—大学”学段衔接、“大思政课”与党团队一体化育人相融合的工作体系,切实推动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来自南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共青团南宁市委、南宁学院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大中小学师生代表、思政教育专家出席活动并全程观摩。
成果展览:一站式呈现思政育人新成效
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区。南宁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传承英雄正气新体验)”建设成果展、南宁学院美育建设成果展、南宁市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例视频展示、“行走的思政课”精品线路视频展示、思政课建设成果展示,展览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不仅呈现了南宁学院在课程建设、实践育人、美育融合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也系统展示了南宁市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与会者在展板前驻足交流,在实物成果旁认真聆听讲解,不时用手机记录下精彩内容,展现出对展示成果的浓厚兴趣和高度认可。
课堂展示:四学段思政“金课”同台“链”接育人全链条
贯通学段,激活资源,打造金课。南宁学院党委书记刘彪在致辞中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此次活动对打通育人“全链条”、畅通育人“全学段”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希望通过展示推动各学段在教学内容、方法资源上有机衔接,打造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活动中,南宁市优秀教师代表带来了设计巧妙、精雕细琢的优秀思政课例。
南宁学院韦爱丽老师的《藏在墓碑里的初心和使命》以烈士墓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冰冷的石碑背后感受炽热的信仰温度。课程通过墓碑解读、历史背景还原、精神价值探讨等环节,实现从史实认知到精神领悟的升华,带领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化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理解与弘扬。
南宁市第一中学周滢滢老师执教的《星火燎原,信念长存》巧妙运用情景剧、史料分析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课堂通过“一个人的抉择、一群人的追寻、一代人的担当”三个层次逐步推进,引导高中生深入思考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的关系,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坚定理想信念。
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黄梦竹老师展示的《队旗下的英雄志·少年说的精神歌》,以“家书”为情感纽带,搭建起连接革命先烈与当代少年的沟通桥梁。学生通过诵读家书、撰写回信、分享感悟等环节,在纸短情长中感受英雄情怀,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莫烘霞老师带来的《先烈的选择》,展现先烈们在生死抉择中坚守的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在润物无声中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坐标。课程用体验代替说教、用真实代替抽象、用情感代替要求,让孩子们从旁观者变为亲历者,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初步感知传承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让爱国主义情感在小学生心中自然萌发。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廖青清在点评中指出,各学段展示教师紧紧抓住了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并将这种认知特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成为教学的暗线,与授课主题这一条明线相互交织,从而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她鼓励思政课教师应善用身边事例调动学生参与,推动“示范课”向“常态课”转化。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副书记欧阳怡在肯定此次活动成效的同时,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团教协作、校地合作,凝聚更大育人合力。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黄晓婷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以此次展示活动为新的起点,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扎根南宁大地,讲好南宁故事,不断擦亮具有首府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堪当首府发展重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创新:百名师生共上“场馆内的思政课”
课堂展示活动结束后,领导及师生代表分批次走进南宁学院英雄精神传承体验馆,在南宁学院教师讲解员、红领巾宣讲员的生动讲述中,同上一堂“大中小”行走的思政课。教师讲解员从历史脉络与理论高度进行深入阐释,红领巾宣讲员则以真挚情感和童真视角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这种“大手拉小手”的讲解模式,实现了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完美交融。
参观过程中,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幕幕情景再现,将英雄事迹变得可感可触。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精彩的讲解多次引发阵阵掌声。同学们表示,这种沉浸式、行走式的课堂让他们对英雄精神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激励自己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自觉行动。
长期以来,南宁市将思政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围绕体系构建、课程创新、队伍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推进了诸多扎实工作。南宁学院创新构建了以“英雄精神铸魂、‘三师育人’聚力、社会实践赋能”为核心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此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主题,以“学段联动、课堂赋能、协同育人”为核心,汇聚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个学段的思政教育智慧,既是对我市思政课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各学段思政教育工作者交流互鉴、共促提升的重要平台。展望未来,南宁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大中小各学段思政教育内容共研、方法共创、资源共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高校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一审一校:温佳琦 二审二校:张雪娇 三审三校:董艳)

红领巾宣讲员讲述英雄故事

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黄梦竹老师展示《队旗下的英雄志·少年说的精神歌》

南宁市第一中学周滢滢老师执教《星火燎原,信念长存》

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学生代表于南宁学院英雄精神传承体验馆前合影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