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OBE教育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新范式——南宁学院 “三师一员”大讲堂第五讲推动育人体系纵深发展
  • 发布时间:2025-10-29
  • 点击数: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宁学院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引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入探索“五育并举”的有效实践路径。10月28日,学校在敷文园E104报告厅成功举办“三师一员”大讲堂第五讲。本次活动由副校长王宁章主持,特邀交通运输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进行深度经验分享,校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共话育人新路径。

本次大讲堂优化组织形式,延长分享时长,为深入互鉴创造了条件。两个学院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案例,系统展示了在OBE理念指导下,将育人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的探索与成果。

交通运输学院:聚焦“三全五育”,培育堪当交通强国大任的时代新人

交通运输学院着力构建“三师一员+N拓展”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范毅系统阐述了“三全五育”,即“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脉络。党委副书记付晓强则以多项关键指标(如晚归率、违纪率)的显著下降为实证,展现了将育人工作融入学生管理细节的成效。专职辅导员王胜以坚守安全底线、守护成长主线、引领青春战线、号召报国阵线为框架,与自身工作职责融合,展现了他在理想信念教育、安全防控与“宿舍微单元”阵地建设相结合的育人匠心。班主任代表黄苦甘以“学业引路人+成长守护者”的双重角色,重点介绍了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具体实施路径,在学业指导方面的特色做法,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个性化关怀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推动OBE理念落地生根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以构建“土建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创新“招、培、就”全链条育人模式。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沈建增分享了学院在制度保障、政策激励、资源整合方面的系统布局,阐述了学院落实协同育人机制的一系列生动实践。学工科负责人张易申解读了“一员”如何有效融合“三师”,通过双轨模式与搭建学生管理制度知识库、“生情库”实现精准育人。兼职辅导员代表秦康立足就业导向,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效破解学生从思想困惑到就业择业的现实难题。班主任代表杨波践行“五用”工作法,即“用心、用智、用力、用情、再用情”的沟通理念,通过强化专业认同、注重家校协同,凝聚班级向心力,营造优良学风,展现了“五育+”的生动实践。

王宁章副校长在总结中指出,当前“三师一员”机制已初见成效,通过大讲堂的分享,搭建了可视化展示平台。下一步需攻坚克难,重点提升两大能力:一要强化“责任闭环”,破解学业与成长过程中的管理盲区。他指出,要明确课堂之外、学业之外育人环节的责任主体,消除“多头管又都不管”的现象。二要聚焦“学生发展”,优化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与成长引导中的核心职能。他强调,辅导员应更深入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成长困境,联合班主任、学业导师实施精准帮扶;并善用信息化手段,洞察学生发展需求,避免活动形式化,真正将育人重心落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上,使协同育人产生更深厚的实效。

学校“三师一员”协同育人文件实施半年来,始终坚持以实效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本期大讲堂不仅是阶段性经验的总结,更是对“三全育人”工作的一次深度推进。与会学院的生动实践表明,“五育并举”的要求正通过“三师一员”机制,具体落实于思想引领、学业指导、成长关怀、就业赋能等育人全过程,为夯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根基探索了有效路径。

(学生工作处供稿 文/刘容杏 图/黄晓宇 一审一校:刘容杏、王胜、雷佳华 二审二校:邓斌 三审三校:王静静)

“三师一员”大讲堂第五讲现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