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始于2015年,由国务院十余个部委联合主办。
2017年8月15日、2024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信勉励参赛学生。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大赛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广大学生实现卓越成长的国际大舞台。
我校广大学子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在大赛舞台上历练自我,实现了人生的蜕变。
创新创业大事记特别推出《创越者说》栏目,邀请优秀参赛选手讲述自己如何借助创赛舞台超越旧我、绽放新我的故事。
本期,让我们一同来听黎丽梅同学的述说。
黎丽梅是南宁学院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5班的学生。大二期间,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组建了“中华脊梁”公益项目团队,这个项目旨在关注和解决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黎丽梅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如何将艺术设计与公益科普传播相结合。先后设计了针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科普方面的动画视频、漫画绘本、H5互动科普、文创产品等,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创立项,获得了8项作品登记证书,还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广西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一等奖。在村小的教室里,项目团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生动有趣的脊柱健康知识讲座,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的样子,深刻感受到了这个项目的价值。
黎丽梅感慨道:“以项目学习的形式,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实战的战场,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脊柱侧弯的相关知识,巩固和提高了专业能力。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医学专业的同学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脊柱健康知识,而我也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如何将设计与公益宣传更好地结合。”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犹如一座熔铸梦想与实干的熔炉,年复一年地为无数青年学子的成长注入澎湃动力。这项赛事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见证着参赛者从知识接受者向问题解决者的华丽蜕变。在项目攻坚的日夜里,学生们锤炼了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在团队协作的磨合中,他们学会了倾听、沟通与领导;面对评委的质询与市场的考验,他们更收获了抗压韧性与创新自信。大赛所点燃的不仅是创业的热情,更是一种敢于突破、善于创造、乐于协作的人生态度。这缕创新之火,终将照亮他们走向社会、贡献时代的漫漫长路,成为当代中国青年拔节生长的重要印记。(编辑:李梓昕 一审一校:李梦茹 二审二校:黄如 三审三校: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