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


2015年,首届大赛以“‘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2020年以来,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参赛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2023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2015年以来,大赛规模与质量逐年攀升,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同时大赛秉持教育本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破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端与实践端的壁垒,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重要成果:

 

一是组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青年大军。2025年,大赛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大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青年学子挥洒青春、播种智慧、引领创新的舞台。

 

二是开出了一堂最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八年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累计有397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713万名大学生对接农户近436万户、企业14万家,签订合作协议13.6万项。广大青年学生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创新实践为驱动,以奋斗姿态为底色,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三是打造了一个融通中外的双创交流平台。2025年,大赛首次在欧洲、非洲等地举办七大区域赛,赛事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的2166所学校、1.7万个项目、5.7万人次参赛,参赛项目和人数比去年分别增长43%和45%。同时,首次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港澳区域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

 

四是促进了一场立体推进的双创教育改革。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目前,全国高校已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累计开课3万余门。各高校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创教师,专职教师近3.5万人、兼职导师13.9万余人。大赛与创新创业教育伴生成长,为新时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提供了新平台,为世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传片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