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灯,以智慧之光点亮学子前路;勇气似帆,助力学子在人生航程中无畏前行。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诠释教育的使命,9月9日,在这礼赞师恩的金秋时节,一场以“师恩如光,勇气为帆”为主题的读书沙龙在图书馆二楼阅读分享空间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韦相晓作为主讲人,2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的学生、学校读书协会的学生参与,校长李栋学、智能制造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波出席沙龙活动。
活动中韦相晓副馆长以心理学经典《被讨厌的勇气》为核心载体,深入浅出剖析书中观点,生动阐释“被讨厌的勇气”,深入解读“师恩”与“勇气”的双向关系。同时,引导师生立足阿德勒心理学框架,共同探讨“如何突破人际束缚,活出真实自我”,在尊重与被尊重的土壤中绽放独特光芒,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活动伊始,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韦相晓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为在场师生阐释阿德勒心理学,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原因论、目的论和课题分离论,她提炼“你怎样,世界便怎样”的观点,指出人们常因过度担忧未来而焦虑,进而恳切呼吁同学们放下忧虑,专注并珍视此刻的自己。随后,她抛出“如何理解勇气”“自己是否有勇气”的问题,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有同学认为,勇气是明知前路有恐惧、有风险,却依然选择迈出脚步的坚定;有同学坦言,勇气并非消除胆怯,而是带着这份不安依然尝试突破的成长;更有同学将勇气诠释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不少同学特别提到,此刻能克服当众发言的紧张站起来表达,本身就是对“勇气”最鲜活的践行。对于同学们的真诚分享,韦相晓副馆长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提出真正的勇气在于不惧怕试错,更敢于在未知中主动尝试,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以“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庞众望在困顿家境中不屈服于命运、靠奋斗改写人生的经历为例,生动诠释了“逆境中破茧成蝶”的勇气力量。
分享环节后,韦相晓副馆长倾听同学们在人际关系、课程学习、拒绝他人等方面的困惑,结合阿德勒心理学中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等理论,逐一给出切实建议。随后,她回归《被讨厌的勇气》,通过案例剖析行为、想法与现实的差距,强调解决问题应聚焦行动而非纠结原因,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便可获得自由,世界很简单,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人可获得幸福。她还以张桂梅的故事探讨幸福定义,鼓励同学们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并引导大家立足当下规划大学四年,将书中勇气转化为成长力量,让“被讨厌的勇气”真正成为照亮未来的力量。
作为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深入联系班级的校领导,校长李栋学在活动现场为初入大学校园的2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同学们送上了成长寄语。李校长先是以亲切幽默的语气开启“拉家常”模式,根据班级学生的家乡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风情,逐一与同学们热情交流,瞬间消除了同学们的拘谨,让现场氛围愈发轻松融洽,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随后,李校长紧扣活动主题,结合两本心理学著作给出了专业建议。他指出,《被讨厌的勇气》与《自卑与超越》同属阿德勒心理学体系,若想真正读懂《被讨厌的勇气》的内核,不妨将两本书关联阅读。活动接近尾声,李校长表示,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来到南宁学院,这份相遇便是难得的缘分。他亲切欢迎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与师长们一起交流,期待大家共同在校园里探索成长的无限可能。
(图书馆供稿 图/梁敏 文/陆贞伊 一审一校:陆贞伊 二审二校:韦相晓 三审三校:谢清)

图书馆(档案馆)副馆长韦相晓主持活动




分享环节


校长李栋学与同学们亲切互动